学校艺术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教育就是服务,学生都是人才为宗旨,落实学校多元发展和质量兴校、特色发展的要求,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,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。落实《山东省普通高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》,贯彻执行《淄博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》。
(一)2021-2022学年度目标
全面提升艺术课作为美育主阵地的核心作用,初步构建高一必修、高二高三选修的艺术课程体系。
成立“大美育教研组”,开展大美育全学科渗透教研,注重全学科美育渗透,不断发掘当地美育资源。
修订学校职称晋升制度,对带社团的艺术教师给予辅导员认定,着力提升艺术教师工作积极性。
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引领,以各种校园活动为载体,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。
科学规划,精心布局。将教室、走廊、宿舍、餐厅等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建设项目,全面提升校园美育环境。
(二)经费保障情况
学校2022年共支出5万余元用于艺术教育投入,其中艺术教师教科研支出8000余元,主要用于参加会议、培训、比赛;购置器材支出3.2万元,主要用于民乐社团购置演出乐器;另外1万余元用于学生演出和新年音乐会。
(三)师资配备情况
学校共有20名专职艺术教师,其中音乐教师10人、美术教师10人,播音教师1人。其中15人为研究生学历,90%的老师年龄处于30--40岁之间,教师学历高、能力强,结构合理,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学工作的需要。学校有专门艺术工作领导小组,积极组织艺术教师参加专业学习或培训,提高教师专业技能,促进教师发展。
(四)艺术教育管理
学校成立艺体部,艺体部主任在分管校长领导下开展常规管理工作。2020年新学期初,分管领导李书记主持召开艺体部全体会议,会议讨论《淄博中学艺体专业教师考核评价实施方案》。成立以校长为组长,分管领导为副组长,相关处室主任和年级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加强对专业生培养工作的领导。
学校今年重新修订学校管理制度,艺体部重新修订部分《艺术工作室管理制度》、《艺术社团课程开设方案》、《艺术器材室使用管理制度》、《艺术特长生管理制度》。
(五)艺术课程开设
学校严格落实《2017年新课程标准》精神,探索艺术课程中对于“核心素养”培养的要求,开足、开齐、开好艺术课程。结合《山东省普通高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》,制定了我校艺术科目合格考试“过程性评价+专项测试”的实施办法,艺术教师搜集整理好过程性资料,按要求上传山东省艺术教育平台。
在确保开好艺术国家课程基础上,我校积极推进艺术社团和艺术兴趣小组建设。目前音乐、美术有15个社团和兴趣小组:声乐、舞蹈、朗诵、表演、国画、书法、染艺、篆刻、钢琴、合唱、民乐、聊斋俚曲、古诗文唱诵、插画、摄影 ,学生参与率达35%。
(六)课外艺术活动
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开展课外艺术活动,由团委牵头成立社团联合会,学生自发竞职演说选出会长、理事等职务,负责统筹各社团活动开展。目前社团联合会下设心海之声、模联社、文学社、摄影社、吉他社等社团,目前学生社团刊物《播种》、《心海之声》已出版多期,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。
团委根据学校安排,会定期开展校外艺术活动,如重阳节“孝老敬亲——重阳节走进尚庄敬老院”活动,组织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进行文艺汇演。
除去上述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外,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会自发进行一些参观美术馆、艺术馆、音乐馆的活动。通过这些课外活动,学生既丰富了自己的艺术素养,又增加了自己的校外艺术活动实践经历,可谓一举多得。
(七)校园文化艺术环境
2021年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,我校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有了很大改善。作为我校艺术教育的主阵地艺术楼,进行了墙面设计和楼道装饰。墙面主要以图片的方式展示我校艺术课程设置、师资介绍、艺术教育成果、艺术社团活动照片。楼道以照片墙的形式展示美术课程开设成果:纸雕、禅绕画、插画、摄影、染艺等艺术形式均有展示。
(八)重点项目推进
我校是中华传统文化示范校,下一步会继续加强艺术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,在已取得优秀成绩的社团如《戏剧社》、《染艺社》、《乐摄影》继续推进新得社团建设,争取打造出更多精品节目,再获佳绩。
在教科处的引领下加快艺术课题立项,课题立足于近年开设的课程特别是已取得优异成绩的课程,立足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,贴近学校教学实际。
(九)艺术素质测评问题及建议
我校艺术素质测评按照学校制定的《淄博中学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施方案》来推进,任课教师负责相应班级的过程性资料搜集、档案袋整理、打分、艺术活动经历和成绩录入,备课组长负责整理年级数据,及时上传省平台。
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平台工作不稳定,有时候显示“账号在别处登录”(实际无人操作);成绩模板下载后有丢失部分学生数据的情况,如高一年级下载数据中少了12人信息;成绩上传后无法查看优秀率、良好率和合格率。其中部分问题可能是我校教师操作不熟练所致,希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次培训。
淄博中学
2022年9月2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