饱含着质朴而真挚的祝福。
金秋时节,又逢重阳。为弘扬中华民族“尊老、爱老、敬老”的传统美德,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会感恩,淄博中学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∙重阳节”主题教育活动。
主题升旗仪式
23日上午,淄博中学全体师生齐聚诚毅广场,举行重阳节主题升旗仪式。
高二19班刘梦琪做题为《岁岁重阳欢度佳节,今又重阳敬老爱亲》的国旗下演讲,呼吁同学们从现在做起,在心灵深种“孝老敬亲”的种子,懂得感恩与回报,成为孝老敬亲的实际践行者。
尊敬的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《岁岁重阳欢度佳节,今又重阳敬老爱亲》。
诗云:“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”。今天是农历9月9日重阳节,重阳节素来有登高,赏菊,插茱萸的习俗,又因为九九重阳蕴含着长久长寿的深意,传承至今又增添了感恩敬老的内涵,寄托着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和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。
德乃人之本,孝为德之先。敬老爱亲犹如一泓清泉,流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也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。古有木兰替父从军,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,他们的故事广为传唱;今有二十大代表刘孝祥千里背母求学,蒙古族妇女乌兰其其格独自照顾五位老人。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,这无不说明敬老爱亲早已化作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,代代传承。
老一辈人筚路蓝缕,艰苦奋斗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。他们也曾意气风发,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;他们也曾是我们依靠的大山和停靠的港湾,如今,时光染白了他们的鬓角、吹皱了他们的肌肤、佝偻了他们的身形、迟缓了他们的动作、甚至夺去了他们的记忆……作为年轻人,我们要怎样去对待他们?
首先要从自己的小家做起,我们在长辈的庇护下长大,要怀感恩之心,回馈他们。面对老人的唠叨,多一份包容理解;面对长辈的询问,多一句耐心解释。我们应关注他们的爱好,记住他们的生日,常常探望与慰藉。我们无法拖住时间的脚步,让他们慢一点老去,但可以给彼此留存更多的美好回忆。
其次,要积极参与爱心志愿服务,把关爱和感恩传递出去,做和谐社会的建设者。一次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,可以抚慰一颗孤独的心;一次社区环境清理活动,可以改变老人居住环境;一次文化志愿活动,可以增添他们的生活乐趣;让我们积极参加志愿活动,让爱在一次次志愿活动中传递,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和谐,生活的美好。
敬老爱亲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当中,公交车上的主动让座,过马路时主动搀扶,见到老人主动问好,对老年人使用尊称、敬称等,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者,我们责无旁贷。
同学们,感恩需要表达,美德需要弘扬,文化需要传承,细流汇聚成河,微光点亮心灵。说一句敬老话,做一件敬老事,感恩精神便永不落幕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共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,弘扬敬老爱亲美德,做和谐家庭、文明社会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吧!
我的演讲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。
志愿服务活动
淄博中学“播种”志愿者们走进高新区三玉老年公寓,为老人们送去了精心准备的节目。精彩的舞蹈《抬龙王》,扣人心弦的二胡演奏《秦腔》,饱含深情的歌曲《我爱你中国》,引得老人们掌声阵阵。
志愿者们与老人一边欣赏节目,一边拉家常,为老人们打扫卫生、揉肩捶背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孝”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