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优课”和“名师”的打造,需要教师个人及学科团队的不懈努力和极致匠心,淄博中学大力倡导团队化参赛机制,让每一名教师参赛路上不孤单。本次“优课”评选活动中,三位参赛教师在学科组团队的协助下精心备课、磨课,课例立足课标要求,融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,体现了学校智能化生本课堂“以学生为本”的教学思想,展现了淄博中学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优秀的学科专业素养。
获奖教师风采
物理——《全反射》
郭雪娇
首都师范大学硕士
“一师一优”课市级优课
张店区优质课二等奖
参与省级课题,发表多篇论文
多次执教市级公开课,市专题教研会发言
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、优秀备课组长、优秀共产党员
光纤技术、全反射棱镜的引入帮助学生了解了全反射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,课后的水流导光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,成果展示让学生有成就感,让学生认识到学无止境注,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,从物理走向社会。
英语——
《Stars after the storm》
刘营营
聊城大学硕士
张店区优质课一等奖
“一师一优课”市级优课
英语组备课组长,参与多项课题
多次荣获学校优秀班主任、十佳班主任
语文——《秦腔》
刘琳
曲阜师范大学硕士
执教淄博市语文教研会公开课
执教淄博市语文网络视频教研公开课
“一师一优课”市级优课
张店区优质课一等奖
张店区教学能手
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、
优秀班主任、优秀备课组长
指导学生获得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
《秦腔》是部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的一篇散文,作者贾平凹以秦腔为描写对象,笔触广阔深远,写出了三秦大地的山川风貌和风俗人情,写出了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性格,写出了以秦腔为代表的秦文化与人民的血肉联系,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。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,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、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。”因此本节的目标除了让学生了解秦腔的基本特点外,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体会以秦腔为代表的秦文化的深层意蕴,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与价值观。以此落实对学生核心价值和学科素养的教育。
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,从教学目标的落实与达成,到重难点的把握与突破,紧紧围绕教材设计学习活动,比如以填空加定语的形式启发学生从文本中寻找散落的秦腔特点,以问题争论形式辨析本文重点是秦腔还是秦人,以换词换句、反复朗读的形式品味本课的语言特点,以各抒己见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述秦腔对秦人的影响,以唱秦腔、制作宣传短片、制作宣传海报的形式树立学生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……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,设置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,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、语言表达能力、鉴赏创造美的能力,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美育,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,产生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心,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。
淄博中学将按照市局要求,以开展“比业务、比创新、比贡献”活动深入贯彻落实“三提三争”工作,不断激励教职工深入研究学生、课程、课堂,提高业务水平;改革创新,攻坚克难,创造性解决问题;以优秀教师为榜样,聚焦主责主业,以比促干,找出差距,奋勇争先,在躬身实践中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。